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快讯:宝松:绘画是心灵的艺术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时间:2023-06-03 12:38:08

宝松,男,朝鲜族,1950年出生,北京人,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重彩画会员。代表作有《法海寺壁画长卷》《回娘家》《弥勒云游图》等。 实习生 张茹鑫/摄

视频作者/张茹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宋宝颖 实习生 郑欣宜


(资料图)

“一块玻璃,一张白板,哪儿有光就往墙面上打光,一点一点地画完线描稿,做成小样。每做一个小样,都要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由于用眼过度,宝松32岁时就戴上了高度老花镜。“画画是我一生的修行,我的目标是办一座艺术馆。”正是怀着这样朴实纯粹的心愿,画家宝松在艺术的道路上执着探索。

绘画是心灵的艺术,画上附着了生命和眼睛

大运河畔,青瓦楼,木色古香,伸手叩开老木门, 记者如约来到宝松的画室。房间内一张花梨大案,案上垒着溢满墨香的宣纸、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宝松指着画作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随之,一切的感觉就有了。

宝松7岁开始自学工笔画,11岁时拜著名画家马晋先生为师,如今已一甲子有余。前半生中,宝松下过乡,当过工人,做过编辑,还去了大洋彼岸,丰富的经历造就了他多变的画风。

1978年至1982年间,宝松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对北京法海寺内两壁的《帝后礼佛图》壁画进行临摹,进行长卷《法海寺壁画》的绘制。数十位等身高的神仙人物形态各异,要在绢布上等比例缩小,将“壁画”变成一幅前所未有的“绘画作品”,难度可想而知。

《法海寺壁画长卷》

宝松回忆,当时在昏暗的寺庙里对着壁画临摹,首先要做一个黑白的线描稿。寺庙不允许使用明火,每月仅有30几块钱工资的宝松,根本舍不得长时间使用手电筒照明。于是他就拿着一块玻璃或者贴满白纸的板子,哪儿有光就往墙上打,让光线的折射照亮壁画,一点一点地画完线描稿。然后再将每一块地方分别做成小样,比如这个地方的颜色是红的,是什么红就得画出个色样来。再比如这上面做的锦是什么样,就要把锦纹样都画出来。每一个小样,都要花费他一个星期的时间。这四年,他将所有的业余时间献给了这张画。

《法海寺壁画》的摹绘让宝松的绘画生涯达到了一个高峰,但宝松的眼睛却出现了问题,看东西会出现严重的重影,作画时都不知道哪个影像是真实的。眼睛对于一名画家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宝松说自己几近崩溃,甚至产生了遁入空门的想法。北京广济寺住持明哲法师劝他:你的画上附着了你的生命和你的眼睛,只要作品永恒,你的生命就永远存在,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宝松说,那一瞬间自己释然了,“当绘画承载着自己的生命时,画作就会呈现出生命的美好,并带着这种生命感永恒。高峰的取得是要付出代价的,但当我付出代价以后,我突然间就明白了绘画里的美好以及生命感,绘画是心灵的艺术,这也是我一生追求的东西”。

抓住一瞬间的美好,使之在画上永恒

宝松的大写意画强调“意到笔不到为上品”,重在表达意象、神韵,这种写意风格很难模仿,也有人管这种大写意叫“偶得”:心情、笔墨用具都恰到好处,随手而来,便造就了一幅独一无二的作品。如果再画一张,也许永远画不出这张的感觉来。大写意画表达的是一种神韵,在每一笔中都可以看出墨色的变化,墨是活的,线条也是活的。宝松在2009年创作的大写意人物画《酒酣图》中抓住了一位老者醉酒后酣然的神态。“正如这幅画的题诗:石移松不动,风静竹还摇。湖面映双月,夜空惊飞鸟。小弟赋秋雁,仁兄和春桃。一幅画表现出了许多内容与情感,或许这就是中国画的意境和情怀,也是大写意画的真谛:抓住一瞬间的美好,使之在画上永恒。”宝松说。

《酒酣图》

为了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宝松一生都在挑战自己,不断创新。宝松觉得,工笔画再好,看起来却不“活”,传统工笔画以绢和熟宣纸为原料,虽能保证墨不晕染,却因受到“墨线稿”的限制,影响了作画的自由度与画面的生命力。宝松突发奇想,大写意的自由灵动有没有可能表现在工笔画上?

于是他开始了艰辛的探索:在生宣纸上画工笔重彩人物画,将大写意中的“活”带入工笔画中。这件难度极高的事从未有人尝试过,这是工笔绘画的“禁地”。脱稿、徒手白描绘制工笔人物画,重彩着色……在这个探索中,无前人的任何借鉴,更无任何资料可循,宝松凭着对绘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经历了一次次失败,用了整整40年才终于走出了一条“在生宣纸上画工笔重彩”的辉煌之路,将千百年来中国工笔绘画的传统技法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将东方“神韵”融入西方艺术,用绘画向西方讲述中国故事

宝松曾与众多西方艺术家和大学教授有过深入交往。他认为,西方人会被中国画中表现出的美好所吸引。“中国画重意境,其中呈现出中国人的特质:和平、善良、讲道理、讲文明,这些精神内涵是西方画作无法传达的。”宝松说,用绘画向西方讲述中国故事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虽然语言不通,但中国画能以最直观的方式传达出最打动人心的文化力量”。

西方的光影与东方的线条,带给了宝松中西合璧的灵感源泉。他在生宣纸上以传统工笔重彩技艺营造的五彩缤纷的色块和神秘的线条勾勒出的灵动的人物,成为东西方艺术交融一种美好的体现。一位美国艺术家曾评论,看宝松的画,能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动感,这便是宝松独创的“平面分割法”。“儿子有一次打碎了玻璃,我观察到碎玻璃下的图案仿佛被隔断了一样,开始想方设法寻找其中的关系,最后创造出这种绘画技法。”宝松说,“平面分割法”是通过线条将画面分割,仿佛是光透过碎玻璃进行折射而呈现出的层次感与跃动感。

1994年创作的彩墨画《火烈鸟》,宝松就是采用“平面分割法”将色彩分割、叠加,呈现出透明的效果,使人感觉画中的火烈鸟在影影绰绰中慢慢移动,黄昏下的阳光照在没有一丝涟漪的湖面上,更加衬托出火烈鸟群的安静、警惕,一种静谧之感跃然纸上。一位美国朋友评价说,他在这张画里看到了东方人独有的情感,看到了东方文化独具的内敛,似乎让人的心灵都得到了净化。

从绘画技法、表现形式、笔墨运用再到精神境界,中国绘画从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式,宝松在发扬和探索中国绘画之路上始终没有离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他探寻中西方绘画“差异”,也在“差异”中碰撞出创作的火花。1993年,宝松在赴美学习期间的作品《回娘家》,画中是一位美少妇怀抱着头戴小虎帽、穿着红肚兜的胖娃娃,骑着小毛驴喜盈盈回娘家的场景。画面被分割成若干大小不一的方形,你会不自然地随着错开的用线移动眼球,有种神奇的动感,独特的画风跃然纸上,将中国传统文化演绎得惟妙惟肖。宝松说,这幅画寄托了情怀,“我自己就像画中的新媳妇,希望有朝一日能带着自己一生当中最大的艺术成果和人生感悟回到娘家——祖国母亲的怀抱”。

《回娘家》

用绘画传播弘扬中国文化

中国画基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无论绘画的风格与题材如何变化,其背后的独特魅力在于它自身蕴涵的文化基因。“我要做的,就是用绘画讲述中国文化的美好与力量,并从心底打动他人。我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用在了绘画上,只希望让自己的画作与其中蕴含的文化与精神能够永久流传下去。”宝松说,希望通过自己的画作,让青年更热爱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树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与使命感,这也是身为当代中国画家所肩负的重大使命。

在探索中国画传承发展的道路上,宝松一直在不懈努力着。宝松说,自己在网上开设了公开课,“就是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绘画,领会并传承真正的中国文化。”在课上,他不仅讲自己的画,也讲国学,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告诉青年,中国画承载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蕴含着华夏文明的精髓。

“中国画的美好,是超乎想象的。”宝松认为要有文化自信,“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十分受西方人欢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世界艺术殿堂中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宝松认为,绘画天赋、绘画热情、创新意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高度认可,缺一不可,但对于青年来说,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很重要,“只有彻底掌握它才能真正领悟到中国绘画的美,进而才能更好地发扬、创新,所创作的作品才能与画家真实的生命和心灵连接在一起,才能发扬出中国画中独有的精神文化气质。”宝松说。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制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